涪城区三举措做好“大起底大摸排大化解”专项活动

发布日期: 2023-05-11 12:57:50  作者:司法局管理员  来源:司法局  阅读: 次 字体: [ 大 ]  [ 中 ]  [ 小 ]

为开展纪念“枫桥经验”60周年活动,涪城区司法局以大起底、大摸排、大化解专项活动为契机,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,努力谱写新时代涪城人民调解新篇章。

开展“大起底”,把好矛盾纠纷化解“方向盘”

围绕人民调解组织、队伍、制度建设开展大起底,促进人民调解规范提质。规范建设强组织。对全区146个调解组织进行大起底,对个别“零案件”调解组织进行批评教育、限期整改,推进全区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;按照“五有、四落实、六统一”标准,提升打造医疗纠纷、妇女儿童调委会,优化规章制度、受理流程等,推动行业性、专业性调解组织提档升级。提升能力强队伍。对全区813名调解员进行大起底,解聘43名“挂名”“失职”调解员,重新聘任退休干部、乡贤、律师等,建强调解员队伍;采取岗前培训、现场观摩、法庭旁听、师徒结对、知识竞赛等方式,提升人民调解员业务能力和水平。评星定级强制度。开展人民调解典型案例评选、人民调解员评星定级等活动;统一建立完善调解组织考评、调解员管理、纠纷调处等工作机制,规范人民调解文书格式、调解协议书制作等,促进人民调解工作健康有序发展。

紧盯“大排查”,下好矛盾纠纷化解“先手棋”

以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镇,矛盾不上交,就地化解”为目标,坚持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、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,不断提高矛盾纠纷排查的针对性、有效性。紧盯重点方式大排查。依托全区网格化管理系统,把人民调解网络与社区网格有机结合,组织调解员、网格员入户走访、政策宣讲,面对面广泛收集社情民意,及时掌握纠纷线索,确保矛盾纠纷早预测、早发现、早分析,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。紧盯重点时节大排查。在元旦、春节、五一等重点时段,在全国两会、成都大运会、世界科幻大会等重大活动前,组建9支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小区、工地、市场等一线重点排查,有针对性排查矛盾纠纷,努力做到源头预防,防患于未然,确保排查“零死角”。紧盯重点群体大排查。聚焦上访户、社区矫正人员、刑满释放人员、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,农民工、妇女儿童、老年人、残疾人等弱势群体,重点排查婚姻家庭、邻里关系、征地拆迁、讨薪讨债等矛盾纠纷,对越级上访、治安隐患、群体性事件等苗头线索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。1-4月,全区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598件,调解595件,调解成功率99.49%。

(城郊司法所深入基层排查纠纷)

   做实“大化解”,打好矛盾纠纷化解“组合拳”

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“第一道防线”作用,全力以赴定纷止争。擦亮调解品牌。充分发挥“邓启贵人民调解专家团队”品牌作用,邀请团队负责人为乡科级干部、调解员等开展授课8次,培训500余人次;组织编写《人民调解指导手册》,推广《邓启贵调解十九法》,为调解员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;聚焦征地拆迁、物业管理、土地流转等重大疑难纠纷,开展专题研讨、典型案例分析等活动,化解重大疑难复杂纠纷14件。深化诉调对接。召开“物业+金融”诉调对接工作联席会,全面梳理总结诉调对接工作运行情况和工作经验,扩大调解案件受理范围、提高案件补贴标准,充分释放诉调解纷活力与效能;建立当日委托、当日分派、一周内组织调解的快速调处机制,开辟人民调解+司法确认“绿色通道”,有效提升案件调撤率。1-4月,受理各类纠纷200余件,调解成功100余件,涉及金额15万余元。化解民生难题。聚焦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纠纷,整合司法所、派出所,社区、法律顾问等力量,开展加装电梯矛盾纠纷专项行动,采取“面对面调解”“部门联动调解”等方式,化解业主之间因电梯安装造成的噪音、通风、采光、安全、房屋贬值等纠纷。1-4月,共排查化解涉及增设电梯矛盾纠纷23件,涉及金额30余万元。

(“邓启贵人民调解专家团队”负责人开展调解培训)

(区法院、区司法局召开联席会议)

(城厢司法所调解旧楼加装电梯纠纷)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