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还好有游仙司法所组织相关方面帮助我们化解了纠纷,要不我们作为销售方,要化解这次矛盾真的很难。”马先生是绵阳市游仙区红星美凯龙家居建材广场内的家电商户,最近售出一台电视机。电视机本身没有质量问题,但安装师傅在安装过程中与顾客引发了纠纷,作为销售方的马先生自然被找上了“麻烦”。马先生说尽好话,极力想化解纠纷,但越努力越发现买卖双方始终处于对立面,有话始终不能“好好说”,矛盾始终没能缓解,向游仙司法所求助,没想到问题很快解决。这是近年来游仙司法所践行“一线工作法”,大处着眼、小处着手,落实上级要求,满足群众需求的一个缩影。
游仙司法所位于绵阳市游仙区游仙街道,地处游仙国防科技工业强区建设重点区域,也在游仙区核心商圈———红星美凯龙家居建材广场内,现有工作人员7人,其中政法专编1人,专职社工2人,专职人民调解员2人,兼职司法助理员2人。“上级希望我们干什么、部门和镇街需要我们做什么、企业及群众想我们解决什么问题”是游仙司法所一贯坚持的工作理念。
因地制宜,在服务商圈过程中体现职能优势
要发挥优势,体现价值,游仙司法所决定从“家门口”做起,主动跟进法律服务。
红星美凯龙家居建材广场是游仙区核心商圈,目前有入驻商户300余户,主要从事装修材料、家具家电等的销售。家具建材行业是一个容易产生矛盾纠纷的行业,商户、买家、产品、安装工人......其中哪一方都可以引发矛盾纠纷。随着商户越来越多,产生的交易越来越多,引发的矛盾纠纷也就越来越多,商户的法治需求也越来越多。而游仙司法所就驻扎在红星美凯龙家居建材广场内。
司法所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,商户与顾客之间很多矛盾纠纷都是由于买卖时的一些小摩擦、小误会没有及时解开激化产生的。于是第一时间掌握情况、及时组织调解成为化解矛盾的关键。游仙司法所主动向区司法局和街道领导汇报,征求商户代表意见,与游仙街道综治中心商议矛盾纠纷化解机制。针对红星美凯龙商圈制定了一系列服务措施:在游仙司法所设立“商圈法治大讲堂”“商事纠纷调解室”,营造法治氛围,化解矛盾纠纷;设立了“商圈执法听诊处”、“商圈执法意见箱”,用于收集商户执法意见建议,发动商户参与执法监督;建立了“商圈法律服务”微信群,商户有法治需求可第一时间得到帮助,极大提升了司法行政服务群众、维护稳定的能力。
“若对相关部门的执法有异议,可到区司法局申请行政复议。”在一次商圈法治大讲堂中,游仙司法所的工作人员鼓励大家根据自身实际参与执法监督,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服务大局,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体现担当作为
在中共绵阳市游仙区委七届四次全会上,区委确定了“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强区”的发展目标,而游仙街道所处的区域正是国防科技工业强区建设的核心片区。为此,游仙街道也建立了“国防科工大工委”。
怎样在司法所建设中融入中心大局,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,是游仙司法所时时思索的问题。
结合随着工作的深入,红星美凯龙商户的法治需求越来越多,司法所工作人员越显不足的实际情况,游仙区司法局调整了全区司法所片区联动机制,以游仙司法所为依托,整合片区游仙司法所、石马司法所、经济试验区司法所3个司法所力量建立了“游仙区国防科工核心片区联动中心”,加强司法所之间工作协作,变“单兵作战”为“集中攻坚”,开展重大矛盾纠纷联解联调、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联合管理、重要节点法治宣传联动、公共法律服务品牌联合打造,主动融入游仙街道“国防科工大工委”建设。落实区司法局1名分管领导为蹲片领导,负责召集片区联席会议,决定片区联动事宜,研究片区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强区建设和辖区商圈法律服务重点工作。
“片区司法所联动机制缓解了我们大量工作压力,大大提升了我们服务群众,助推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。”游仙司法所所长刘钊表示。
2022年以来,游仙司法所围绕商圈开展法治宣传活动8次,法治体检2次,调处矛盾纠纷67件。其中通过片区司法所联动开展法治宣传2次,化解矛盾纠纷28件。
正是由于游仙司法所结合实际,从大处着眼、小处着手,创新推进司法所场所和业务规范化建设,保证了服务大局“不缺位”,服务群众“不断档”,彰显了司法行政的使命担当,为当地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。